2021畢業季 | 謝偉:從鹽津到東華再到三峽,交出無悔青春答卷
出自幽谷,遷于喬木。謝偉是2021屆機械學院本科畢業生,從鹽津到東華再到入職中國長江三峽集團,從自卑不適應到多項全能,在離開東華之時他收獲了一段無悔的青春,一個最好的自己,也為自己的人生尋找到了新的方向。
啟程大學路,感受溫暖助力服務
“高考結束后東華駐鹽津縣的老師聯系我們召開座談會,給我們介紹東華大學的基本情況,在我們啟程前給予路費補助,時隔四年這些點滴小事仍然讓我記憶深刻。”說起了自己啟程來到東華的時候,謝偉有點激動。
2017年9月,他作為第一批通過結對扶貧計劃來到東華的鹽津學子,帶著學有所成,反哺社會的理想,在東華開啟了新的一段求學之路。
謝偉說他比其他東華人更加幸運,進入大學之后老師們都很關心他。比如開學報到那一天,有專門老師帶領他們辦理各種手續,并帶領他們參觀校園。從那時起,他就立志要好好學習,回饋社會,不能辜負老師和家鄉人的厚望。
懷著感恩的心情,謝偉進校后,學習之余非常希望能多多參加志愿者工作,為社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因此在大一剛開學的時候,他就加入了智力助殘服務隊,和同學們一起去敬老院陪伴老人聊天,到陽光之家同殘障人士做游戲。謝偉說,在服務隊做志愿者的兩年,看著他們愉悅的表情,感到非常欣慰。
“學院的老師知道我是從大山中出來的孩子,估計我在繁華的大上海物質上會有較大困難,便把我們推薦給校內的勤工助學組織。于是我進入了圖書館愛書小蜜蜂服務隊。”謝偉說,在圖書館當“小蜜蜂”的時候,不僅為學校的管理出一份力,還能增加經濟收入,緩解生活壓力。

(東華大學鹽津新生座談會)
努力向上,反哺家鄉
第一次離開家鄉就來到了上海這座繁華的大都市,對大學生活和大城市的不適應讓謝偉覺得日子過得別扭,與周圍同學的對比也讓他隱隱產生了自卑感。但當謝偉回想到入學時老師對他的關心和照顧,回想著父母和鄉親的關愛與期待,他突然覺得如果這點困難他都不能克服,又何談回饋社會?!從那以后,謝偉變得更加努力更加堅強,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。之后的他,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,不僅多次獲得獎學金,還積極向黨組織靠攏,光榮地成為一名黨員。
在大二下的暑期社會實踐中,謝偉跟著學院實踐隊一起到鹽津進行農產品的調研和包裝設計。在烈日下他們翻越大山,了解農產品,走訪當地的企業,了解企業的需求;晚上回到住處,整理白天的記錄,構思包裝設計的理念。在自己家鄉的實踐活動,是他在大學后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真的可以為家鄉出力,即使很小,也讓人心潮澎湃。

(參加“環鹽津”專項實踐團)
求職路上,堅定信念甘于奉獻
大三下學期快結束的時候,他陷入了大學的第二次困境。“在疫情找實習期間,我有些焦慮和迷茫,在家里也很著急,這時輔導員及時鼓勵,幫我修改簡歷,講授面試技巧,積極推薦實習單位”,幾輪面試和指導后,他逐漸從容起來。在找工作的畢業季,琳瑯滿目的企業讓他再一次感受到眼花繚亂。是留在上海知名的大公司,還是選擇西部地區?他陷入了迷茫糾結中。直到學院老師點醒他說,回到西部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那顆希望回饋社會服務西部的心,突然就被點亮,他毅然決然地決定到西部去找一份真正實現自己價值的工作,用自己所學的本領投身西部建設中去。
憑著這樣的一腔熱血,他最終成為了位于四川的長江三峽集團的一員,“為我中華,志建三峽;甘于奉獻,超越自我”是三峽精神,也是謝偉的自我追求。未來,他將繼續踐行求真務實、腳踏實地機械人的堅守,讓青春在奉獻中煥發絢麗光彩。

(在圖書館當“小蜜蜂”)


